茂名3D打印

茂名3D打印

当前位置: 茂名3D打印 > 企业新闻 > 3D打印技术对于耳廓再造医生的辅助作用企业新闻

3D打印技术对于耳廓再造医生的辅助作用

更新时间: 2019-09-30 09:49:50  查看次数: 344    
通过对耳廓再造组医生问卷调查后结果分析发现,3D模型组在术前沟通、手术设计、肋软骨切取、软骨支架制作、软骨基桩制作、雕刻练习方面均优于标准耳模组。提示3D模型在以下几个方法对于再造耳廓有较大帮助。


对于肋软骨切取的辅助作用

根据3D肋骨模型可以准确掌握肋软骨长度、宽度、厚度、弧度、走向和联合部的位置等基本情况,有助于降低肋软骨切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设计合适且最小化的手术切口,提高肋软骨采取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对肋软骨及周围组织的损伤,节省手术时间,提高肋软骨利用率,降低气胸、肋骨骨折、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恢复较快,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


对于术前沟通和雕刻训练的辅助作用

耳廓再造术前,医生可以利用耳廓模型和目标肋软骨模型更直观的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案及预测远期手术效果,患者及其家属可以更好的理解耳廓再造的过程,方便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术者在术前可以通过观察三维模板更加详细的了解所需要雕刻耳支架的情况,还可以根据模板进行雕刻和组装练习,熟悉耳支架形态,熟练操作,减少手术时间。一个优秀的耳廓再造医生一般需要经过许多年的整形外科训练和大量耳廓再造手术实践操作,而耳支架的雕刻和组装是耳廓再造术中的关键步骤,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步,通过三维立体耳模指导,对于耳支架制作经验缺乏的年轻医生是很好的练习机会。


对于I期手术的辅助作用

I期耳廓再造时需要制作精细个性化的自体肋软骨耳支架,而参考模型的仿真程度直接决定了耳支架制作的优劣。3D耳模可以精确的呈现耳轮和对耳轮走向、长度、高度、锐度和曲线变化,耳舟深浅和宽度,三角窝的宽度和深度、耳甲的深度、颅耳角的高度等14个亚解剖结构的细节和空间构造,非常利于指导整形医生利用肋软骨制作精细化、个性化的三维耳支架,提高再造耳廓与健侧耳廓的对称性和相似程度。


对于II期手术的辅助作用

II期耳廓再造时需要制作自体软骨基桩提升耳廓,重建颅耳角。手术时机一般是在I期耳廓再造6个月以后,此时皮肤深层的纤维组织己被吸收,轮廓基本稳定。3D打印的基桩可以呈现再造耳廓II期手术中所需支架的高度、角度、弧度、形状和位置等,为颅耳角重建提供直观的参考。基桩模型是参照健侧耳廓制作的,个性化程度高,有助于基桩的个性化制作和准确定位,实现再造耳廓颅耳角与健侧耳廓相似和对称,使再造耳廓与颅面更加协调。